每個階段如何添加副食品?口感變化?
★ 4~5個月:半流質、糊狀 ; 一天一次
• 時期主要是讓寶寶學習吞嚥,適應及嚐鮮,不用強求寶寶吃飽
• 初期以一天為一餐為原則,少量多樣化嘗試
• 以米類、澱粉類、蔬菜、水果而主 (由於稻米在穀類食品中是最少引起過敏的,因此以米食為優先嘗試),以天然的米泥、蔬果泥開始餵食,補充多種維生素、鐵、鈣質等營養,由稀漸濃,觀察寶寶腸胃適應狀況,若無不適及過敏反應即可增加不同口味
• 寶寶的便便中若出現未消化的食物,都是正常的,那是因為寶寶消化道尚未成熟,不必因此停止餵食
★ 6~8個月:半固體、泥狀;一天兩次
• 建議餵食次數: 一天兩次
• 此時寶寶腸胃已逐漸適應多種食材
• 餵食時間盡量在早上,這時可開始添加蔬菜粥品
• 此為寶寶長牙階段,是訓練寶寶免疫耐受性以及學習咀嚼的好時期,若已嘗試泥類食物並吞嚥順利的話,就可以在泥類中添加帶顆粒感的粥讓寶寶嘗試,訓練寶寶口腔肌肉的發展
• 6~8個月大的寶寶消化酶已經可以充分消化蛋白質,即可逐漸添加肉類輔食,實際以寶寶食用狀況為主
• 其他時間還是要補充奶水
★ 9~11個月以上:半固體與固體狀之間;一天兩~三次
• 建議餵食次數: 一天兩~三次
• 可添加肉跟魚類等食材
• 寶寶腸胃若已逐漸適應多種食材,除了每天給予蔬果類食物外,可添加肉跟魚類等食材
• 給予蛋白質與鐵質的肉粥,攝取肉類可以誘導消化道內蛋白酶的產生與活化,使腸胃道的蛋白酶更加活躍,進而對肉類的食物較易吸收
• 可以慢慢調整成與大人相同的用餐時間餵食,以方便準備
• 同時也讓寶寶學習與習慣和爸比媽咪同桌用餐
★ 12個月以上:固體;一天三次
• 建議餵食次數: 一天三次
• 剛滿一歲的寶寶,牙齒尚未發育完全,只能靠前排幾顆牙齒咀嚼食物(特別是肉類),若寶寶口腔的肌肉力量及舌頭的反射還不是很成熟,咀嚼和吞嚥是較困難的,請依寶寶成長情形&月齡評估需求,酌量餵食,並調整食物的型態
• 雖然一歲以上的寶寶已經可以跟著大人吃一樣的食物,不過食材大小長細都還須處理過,避免吞嚥時不小心噎到
• 每類食物營養多元化,飲食均衡對於寶寶是非常重要的,避免養成寶寶挑食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