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家長擔心孩子覺得食物不好吃、不愛吃而過早添加調味劑,也有爸媽因為過度擔心孩子吃到添加物而禁止所有調味過的食物,當然凡事過與不及都不好,如果能大約抓到寶寶每天需要的營養和吃進去的量,就可以在孩子食物的選擇上更有彈性,本篇為大家介紹各月齡寶寶建議的攝取量與日常照護小撇步。
一、各月齡寶寶-衛福部建議攝取量
依照目前我國衛福部公佈最新的「第八版國人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來說明各階段寶寶身體適合的鈉攝取量來換算成食鹽,大概可以瞭解什麼時候寶寶的副食品可以添加不同含鈉的調味。
1.)小於6個月的寶寶--> 100毫克約等於0.25克的食鹽
6個月以前的寶寶每天鈉的適當攝取量(Adequate Intake)約為100mg(約為0.25食鹽),大約500-600ml的母奶或配方就已經含有100mg的鈉,因此六個月前開始吃的副食品基本上不需要再額外提供任何含鈉的調味劑,避免攝取過多的鈉,因此無論是吃食物泥或是寶寶粥,都建議使用天然無添加無調味的原型食物,盡可能讓寶寶減少吃到含鈉調味劑的可能。
2.)7-12 個月的寶寶--> 320毫克約等於0.8公克的食鹽
7-12 個月的寶寶每天鈉的適當攝取量(Adequate Intake)約為320mg(約為0.8食鹽),因為每個寶寶的奶量不同,除了喝奶之外,大約只會剩100-150mg的鈉可以從食物攝取,但因為一般的天然食物也含有鈉,因此如果可以盡量減輕調味是比較理想的,一般來說,這個時期寶寶可能除了食物泥、寶寶粥之外,還有可能練習吃手指食物、米菓、米餅等小點心,別忘了這些小點心都有可能含有較多的鈉,如果可以讓寶寶粥或食物泥減少鈉含量,那練習一點含鈉的手指食物是可以接受的,但若寶寶粥和食物泥已經開始選擇有添加鹽的口味,那手指食物可能就要特別挑選,或是利用水果條、蔬菜棒的方式給予,避免攝取過多鈉。
3.)超過1歲的寶寶--> 1300毫克約等於3.3公克的食鹽
1歲以上的寶寶因為生理各方面更成熟,所以身體可以接受的參考攝取量(Recommended Daily Allowance) 則為1300mg(約為3.3公克的食鹽),這個時期寶寶可以吃的食物更多元,母奶配方已經不是主食,因此食物會提供更多的鈉,但要注意,3.3公克只是一般成人差不多一半的建議量(成人建議一天不超過6公克食鹽)。
二、寶寶日常照護飲食小撇步
在106-109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指出,一般成年民眾的平均食鹽攝取量約為9公克(即使建議量為6公克以內),因此爸媽給寶寶吃的東西要注意調味,盡可能是自己平時1/3的鹹度比較適當。給予包裝食品時,可以確認營養標示的「鈉」含量不應超過其「熱量」標示,以此當作一個標準,方便爸媽選擇含鈉量較低的點心或食品給寶寶,幫助寶寶維護健康。
選擇低鈉食物固然健康,但若寶寶對大多數食物都興趣缺缺,甚至可能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時,給予適當調味刺激寶寶食慾並非不可行,但一定要先經過醫師、營養師的評估,千萬不可以直接用重口味的食物吸引寶寶進食,避免未來引發更多健康問題唷!